行业资讯

脑瘫患儿常用的矫形器

2020-03-30 15:56:32 baiye

 脑瘫患儿应用矫形器及辅助器具的目的


1.1. 抑制肌肉反射性痉挛通过足底的全面承重和控制关节运动,减少肌肉反射性痉挛。


1.2. 支持功能通过限制异常运动保持关节的稳定性,加强肢体的承重能力。


1.3. 矫正功能通过力的作用(如常用的三点力原理)矫正肢体的畸形或防止畸形加重。在儿童生长发育阶段,由于各拮抗肌的肌力和肌张力不平衡或姿势异常,易导致骨与关节的发育异常。当然,也正是由于儿童生长发育时期骨与关节存在较大的可塑性,所以矫形器才能起到矫正作用。


1.4. 保护功能步行不稳的患儿戴安全帽可避免撞伤头部;使用安全带可限制肢体活动的范围,减少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的不自主运动,以免自伤。


1.5. 促进运动功能发育通过矫形器对瘫痪肢体的辅助作用,改善患儿坐、站和步行的能力,促进运动发育。


1.6. 利于培养患儿性格通过矫形器及辅助器具的使用,提高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患儿自强、自立的生活习惯,塑造坚强的性格。


2. 脑瘫患儿常用的矫形器


2.1. 矫形鞋垫、足托(FO)主要用于较容易被动矫正的的麻痹性外翻平足畸形,并使之保持接近正常的承重力线。为了增加矫正力量,足垫、足托的边缘可以适当加高。


2.2. 矫形鞋是指治疗足部疾患的特制皮鞋。它通过改变体重的传递方式、稳定踝足关节矫正足外翻、足内翻、平足等足部畸形,从而提高站立行走功能;适用对象与矫形足垫、足托相似,一般配矫形鞋垫一起使用。


2.3. 踝足矫形器(AFO)(过去称为下肢短支具也叫鞋托)常用于纠正各种足、踝关节的异常姿势,尤以纠正尖足最常用。踝足矫形器可起到扩大足与地面的接触、加强体重的支持、稳定踝足关节、改善步态、防止足部变形等作用,一般用于可被动矫正的痉挛尖足畸形脑瘫患儿。痉挛较严重或因使用矫形器后有可能诱发痉挛加重的患儿则不宜使用。脑瘫治疗中多使用塑料踝足矫形器。

图片关键词图片关键词图片关键词

2.4. 跖屈制动踝足矫形器(H-AFO)功能基本与AFO相同,主要特点是控制了踝关节跖屈,不限制踝关节的背屈运动。患儿有主动的背屈运动,痉挛中度以下的,建议用AFO-J,这样能保存背屈功能,促进后肌群发育,使步态更接近正常步态


2.5. 动态踝足矫形器(dynamic ankle-foot orthosis,DAFO) 这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肌张力抑制型矫形器,用薄而比较软的塑料板模塑制成。由于此种矫形器的内外上缘超过踝部,因此又称为踝上矫形器(supramalleolar orthosis,SMO)。这种矫形器要求与足部全面接触,有较强的矫正足内翻、外翻和平足畸形的作用,能保持足部的正常承重力线。如将矫形器踝部的前方、后方切除后,踝关节可保持一定的跖屈、背屈活动。这样,既可以一定程度地抑制痉挛、矫正畸形、保持正常对线,又能使踝关节有一定的活动范围,促进下肢肌肉运动的协调发展,不断改善步态。动态踝足矫形器适用于轻度痉挛、足部畸形比较容易矫正的脑瘫患儿。对于痉挛比较严重的患儿则应选用硬踝塑料踝足矫形器。


2.6. 膝踝足矫形器(KAFO)也称长下肢矫形器,常用于膝踝关节姿势异常、站立行走困难的患儿。如果患儿的膝关节屈曲,可以在膝踝足矫形器的膝关节处安装附件,使膝关节保持伸展位,这样在矫正膝关节畸形的同时,还可以使下肢得到支持。如果患儿合并有尖足、外翻平足,可在使用膝踝足矫形器的同时应用矫形鞋垫、足托。穿戴膝踝足矫形器后,可以开展站立、行走训练。注意,在应用这种矫形器后,步行中摆动期膝关节不能屈曲,呈直腿步行,属非生理步态,所以,这种矫形器只在训练时使用。痉挛性尖足合并膝关节过伸是脑瘫患儿的常见症状,其中大部分患儿穿用正确对线的踝足矫形器不但可以矫正足部畸形,而且可以矫正膝关节过伸畸形。此外,也可使用膝踝足矫形器,使膝关节轻度屈曲5°—10°,这样膝关节屈曲保持自由,但过度伸展受限。矫形器穿戴后就可开始练习拄拐或独立步行,当患肢的支持功能逐渐增强后可去除矫形器。手足徐动型的患儿即使已经能够扶站,但往往由于不随意运动一侧下肢呈屈曲状,致使独立步行困难。这时应设法使屈曲的下肢伸展。有膝关节锁的膝踝足矫形器可使膝关节稳定在伸展位,达到辅助患儿步行的目的。

图片关键词


更多资讯请访问沈阳奥莱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官网:www.aolaimedical.com


首页
产品
新闻
联系